近年来,泉州市综治协会紧紧锚定党委政法综治工作部署,以社会组织的独特优势为纽带,发动广大会员深耕基层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化解矛盾,在刺桐大地上绘就了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画卷。
南安:多元共治促和谐
基层稳,则大局稳;基层安,则社会安。南安市综治协会以会员为支点,织密了一张覆盖城乡的“平安防护网”,撬动基层治理效能升级。
南安市省新镇满山红村曾因自然村分散、人口众多,面临治理挑战。南安市综治协会常务副会长、省新镇满山红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尤长江主动作为,带领村党委班子构建起集人民调解、治安防控、网格化管理、法律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中心,将治理重心真正沉到群众身边。
尤长江带头化身“网格哨兵”,常态化排查各类苗头性隐患,整合村干部、退休老教师、老党员等力量,以情理法相结合的方式,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定期对网格内排查信息的汇总分析,精准把握村内风险点,提前介入制定预案、开展宣传引导,助力满山红村获评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市级“和谐村”。
尤长江助力基层治理的实践,是南安市综治协会会员履职的缩影。该综治协会广泛吸纳来自社会各界的256名代表,秉持“服务综治、协同治理”宗旨,鼓励会员扎根基层开展专业化服务,为维护南安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注入坚实力量。
在小区治理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打造“党建+代表活动室+群团+志愿者+物业”的管理模式,提升住宅小区管理品质;在调解一线,7名五星级调解员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推动“老叔公”调解工作室等落地;在联防联治方面,联系多方组建“巾帼综治宣团”“见义勇为志者”“平安志愿者”等3支队伍;针对工厂企业,组织专业力量,助力企业防患于未然、调解内部矛盾……一个个会员扎根一线、干在实处,以点点微光汇聚成守护城乡平安的磅礴力量,让平安根基在南安愈发牢固。
石狮:“海上枫桥”解纠纷
在以渔港闻名的石狮市,石狮市综治协会针对辖区涉海涉渔纠纷多发、社区治理多元的特点,积极吸纳来自调解组织、心理咨询、社会工作、基层社区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和热心人士,并吸纳涉基层治理方面的单位会员,助力提升基层治理实效。
祥芝镇位于泉州湾出海口,是全国渔业重镇,也是涉海涉渔纠纷的多发地。石狮市综治协会副会长、祥芝镇祥渔村党委副书记蔡清筑主动扛起责任,牵头成立祥芝渔业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在祥芝国家中心渔港“党建+”邻里中心设立维权调解中心,创新打造“海上枫桥”调解模式,努力实现“小事不出船、大事不出港、矛盾不上交”。
9月12日,石狮籍渔船在拖网作业时与漳州籍渔船发生碰撞,渔船船体受损,双方就赔偿事宜产生分歧。蔡清筑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召集协会成员介入,迅速联动农业执法大队祥芝中队、省渔业互保协会开展调查评估,厘清事故责任。经过多部门连夜沟通,双方当晚便签订调解协议,一场可能升级的纠纷就此平息。
在渔港之外,另一支特色力量同样成为石狮平安建设的重要支撑,那就是蚶江镇的“厝仔大爷平安志愿服务队”。
作为综治协会的单位会员,这支成员平均年龄在55周岁以上的志愿者队伍,既是平安建设宣传员,更是矛盾纠纷调解员,凭借熟悉社情民意、人缘好、威望高的优势,全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例如,村民胡某某因高空抛掷杂物致人受伤,双方就赔偿问题争执不下。“厝仔大爷”志愿服务队联合厝仔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介入调解,迅速缓和双方情绪,合理调整赔偿金额,次日即促成双方达成一致,当场完成赔付。
南安与石狮的实践,是泉州市综治协会凝聚力量赋能平安建设的生动注脚。近年来,泉州市各级综治协会会员积极在矛盾化解、平安宣传、行业治理等领域探索创新,已成为泉州基层治理中最活跃的“平安细胞”,让“平安泉州”的根基更深、成色更足。
(来源:福建长安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