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总工会,泉州开发区社会事业局、财政局、工委会,泉州台商投资区民生保障局、财政金融与国资局、总工会,市直有关单位:
经研究同意,现将《2025年“泉就业”扩容提质促发展十条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泉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泉州市财政局 泉州市总工会
2025年1月9日
2025年“泉就业”扩容提质促发展十条措施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现2025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闽政办发明电〔2024〕12号)和《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实施2025年保用工促开局七条措施的通知》(闽人社文〔2025〕4号)精神,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我市经济社会与就业促进协同发展,结合实际,现制定2025年“泉就业”扩容提质促发展十条措施,请各有关部门抓好贯彻落实。
一、发放一次性稳就业奖补。经当地工信部门确认,对春节期间积极采取措施稳定职工队伍(减员率不高于2023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2025年春节当月保持连续生产(2025年1月份用电量不低于2024年12月份的70%)的规上工业企业,以2025年1月份该企业参加失业保险且实际在岗职工人数为基数,符合条件的按1000元/人的标准进行奖补,每家企业奖补金额最高不超过20万元,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持续落实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做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
责任单位:市、县两级人社、工信、财政、税务等部门
二、发放“以老带新”补助。持续认定一批“泉州市引工大使”,对我市民营企业在职老员工引进首次来泉就业的本企业新员工,当年度累计达10人以上的,符合条件的按照1000元/人的标准给予老员工一次性引工补助,当年度奖励金额每人最高不超过5万元,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列支。组织开展“访企问需”活动,建立辖区内重点企业需求清单和联系对接机制,摸清用工需求,精准提供就业服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
责任单位:市、县两级人社、工信、财政等部门
三、支持企业开展招工引才活动。持续推进百场招聘、百村百企劳务对接、百校百企对接“三个百”招工引才活动,举办各类招聘活动300场以上。升级“2025年泉州市新春招聘导航地图5.0”,加强岗位供需精准对接。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对参加由市、县两级政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工会组织赴外地招聘的企业,给予每家企业省外5000元、省内2000元的一次性劳务合作补助,根据“谁主办,谁负责”原则,所需资金从市、县级就业补助资金或工会经费中列支。
责任单位:市、县两级人社、工会、财政等部门
四、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鼓励各地盘活国有闲置厂房、商铺、空置楼宇、老旧园区,为小微企业、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场地、住宿、水电优惠等支持。对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登记失业人员、返乡入乡创业人员,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且所创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正常运营1年以上且当前仍在正常经营的,由工商注册地人社部门给予不超过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责任单位:市、县两级人社、国资委、财政等部门
五、推广使用“泉就业”零工平台。针对“两节”等假日期间文旅、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企业灵活用工需求,在我市全面推广使用微信小程序“泉就业零工平台”,通过设置“文旅专区”“计件专区”和“宝妈专区”等特色专区满足个性化用工。进一步加大灵活用工岗位信息汇集和发布力度,为劳动者提供免费求职登记、就业指导、劳动维权等一站式便民服务,助力“假日经济”蓬勃发展。
责任单位:市、县两级人社、文旅、商务、交通、妇联等部门
六、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线上依托“泉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数据赋能,推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更便捷化、精准化、多元化。同时,在线下建设一批政府设立、功能完善、运营良好的村(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使服务阵地下沉到网格,把就业服务及时送到群众中。符合条件的可根据就业服务质量和工作成效,给予每个就业服务站每年不超过15万元的补助。
责任单位:市、县两级人社、财政等部门
七、培育“泉字号”特色劳务品牌。持续培育一批地域鲜明、行业领先、带动就业创业呈规模效应的“泉字号”劳务品牌,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30万元培育补助。同时,充分发挥我市已培育的丰泽电商师、南安水暖卫浴工、德化陶瓷制造手工艺人等12个特色劳务品牌的引领示范作用,多种形式开展劳务品牌从业人员就业推荐活动,加强劳务品牌省际、省内山海协作和劳务协作,以协作拓展品牌领域,以品牌提升协作水平,推动我市特色劳务品牌市场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责任单位:市、县两级人社、财政等部门
八、发放返泉返岗交通补助。持续开展“幸福返泉”交通费补助活动,对非泉州籍职工本人在规定时间乘坐列车(含动车、普速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从户籍地或探亲地返泉或来泉返岗的,可通过“泉工e家”申请工会“幸福返泉”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县级总工会、基层工会和企业为返乡、返岗务工人员提供包车包机服务“点对点”“一站式”接返员工。
责任单位:市、县两级工会、人社等部门
九、开展一线职工暖心活动。各级工会、人社部门要在“两节”期间为农民工制定“暖心礼包”,要关心关爱一线岗位职工,对苦脏累险艰苦行业岗位、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等群体进行走访慰问,持续开展“千里送暖”慰问职工活动,营造“暖心留人”“欢乐过节”的良好氛围。同时,充分利用农民工返乡过年集中期,加强就业动态监测分析,收集返岗去向和就业需求,精准提供就业服务。
责任单位:市、县两级工会、人社等部门
十、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鼓励各级工会、人社部门结合实际开展配送到岗、围桌团聚等各种形式的同享年夜饭活动,关爱坚守岗位一线职工。深入开展走访摸排,建立就业援助对象清单,提供针对性就业帮扶。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等社会保险待遇,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优化经办流程,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切实兜牢困难群众生活底线。
责任单位:市、县两级人社、发改、民政、工会等部门
本文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