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时间:2025-03-18 17:48 浏览量:

  2024年以来,市人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泉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抓好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建设、收入分配、劳动关系等工作,全市人社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社银合作”新模式获评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最具获得感”十大举措。根治欠薪“两有两发”闭环机制入选全省人社系统优化营商环境“最具获得感”十件事。“泉调解”劳动人事争议五级联调工作机制被省人社厅发文推广。《党建XIN机制 就业显担当》获全省机关“感悟思想伟力·争创模范机关”宣讲作品三等奖。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思想引领,扎实推进法治人社建设

  1.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召开局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等方式,重点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传达全国、全省法治人社工作座谈会和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等会议精神。通过专题讲座等方式,组织全市人社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员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规章清单制度,局领导带头学,示范带动人社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守法,不断提升人社干部法治思维和能力。

  2.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统筹推进法治人社建设。局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工作职责,主持局党组会、局务会、局办公会审议规范性文件和重要制度文件,定期部署法治建设重点工作,审议局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要点。

  3.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建立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政策法规科统筹协调,具体负责相关日常工作,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有序推进。同时,将推进法治建设履职情况纳入局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班子成员年终述职报告,将法治建设情况纳入各科室(单位)负责人年度考核内容。

  (二)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履行法治政府职能

  1.聚集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一是严格按程序管理规范性文件。执行征求意见、法制审核小组合法性审核、集体审议决定、向社会公开发布、备案审查等法定程序,全年共审核出台6份规范性文件,没有发生因规范性文件出台不合法被复议机关或司法机关撤销的情形。组织对2023年实施及发布的、正在施行的7份行政规范性文件开展后评估工作,评估后继续有效。落实“三统一”、有效期制度和两年清理制度,对17份规范性文件开展到期规范性文件例行清理工作。二是做好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及时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对29件政策措施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内容进行排查,按要求废止1件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文件。

  2.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组织63名市县两级干部参加行政执法资格专业法律知识考试,充实执法人员队伍。组织旁听人民法院庭审活动、法治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提升岗位技能水平和业务能力。我局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第五届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被人社部等几部门办公厅授予“优秀组织单位”;组织参加全国人社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被省人社厅授予“全国赛突出贡献单位”。加强法制审核队伍建设,按要求聘用并考核法律顾问,用好公职律师队伍,统筹力量提升法治履职能力。二是推行包容审慎执法。印发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清单,首批推出《不予处罚事项清单》共54条、《从轻处罚事项清单》共1条,应用柔性执法手段,纠正各类用人单位的轻微违法行为,为执法实践提供依据,推进包容审慎与严格执法的有机统一,实现有温度的执法。三是提升行政执法质效。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广应用“闽执法”平台。通过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严格按照评查标准做到一案一评,学习借鉴优秀案卷的经验做法,不断提升案卷质量和规范化水平。

  3.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一是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模式。制定印发《泉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24年“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通知》,并按要求制定2024年度“双随机”抽查计划,建立检查对象数据库6个,联合相关部门开展3次联合执法检查。二是深入开展各类专项行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治理欠薪“冬季行动”、工程建设领域“安薪行动”,加强线索案件处置,强力纠治无故拖欠,确保查实的欠薪问题在春节前全部办结。开展规范劳动用工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强化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为用人单位招用工和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三)坚持科学规范,加强行政权力制约监督

  1.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严格规范行政决策程序,落实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等程序,注重听取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和咨询专家的意见,重大行政决策均提交党组会、局务会等会议讨论,在集体讨论基础上作决策。今年度出台的涉及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权利有重大影响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均按要求主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审核出台后主动向社会公开发布。紧紧围绕民生领域热点问题,加大公开力度,拓展公开载体和渠道,增强公开实效,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服务水平。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84条,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0件,发布政策解读6条。

  2.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按照政务诚信有关工作要求,做到信用信息归集方面,“双公示”信息归集上报率、合规率、及时率均达100%。通过开展企业诚信等级评价、失信联合惩戒、在建项目履约评价等机制,保持打击欠薪违法行为高压态势。今年以来,组织评价劳动保障守法诚信A级企业392家、B级34家、C级67家,向社会公布6起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将3家用人单位纳入欠薪失信联合惩戒名单,并按规定通报相关部门信用信息平台实施联合惩戒,引导企业守法诚信用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诚信文化建设,把诚实守信理念有机融入日常工作,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四)坚持数字赋能,强化高效法治政府建设

  1.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为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我局创新推出社保服务“就近办”新模式,联合各大银行探索搭建“社银”双方资源深度整合的服务体系,依托银行网点分布广泛的优势和便捷的服务网络,推进社保服务由以往“窗口办”“定点办”向“就近办”“多点办”深度转变,真正实现社保业务的“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

  2.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立足破解部门数据壁垒、办理流程繁琐等堵点问题,以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为抓手,重点开发建设“泉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项目包括一中心(即数据资源中心)、一标准(即数据标准规范体系)、两支撑(即应用支撑平台和基础资源配套服务)、五应用(即就业监测分析系统、村(社区)就业服务平台、业务经办系统、个性化服务系统和公共服务门户网站)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其中,今年12月上线发布全市统一的“泉就业”零工平台,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平台提供就业指导、劳动争议、欠薪投诉、用工信用体系等一站式服务,让劳动者实现“一键职达,就业无忧”。

  3.推进仲裁信息化水平建设。为强化监测预警和数字化建设,我市着力打造“一个平台、多种终端、数据统一、数据共享”的全流程、全要素、线上线下调解庭审一体化平台,现已投入使用8个数字仲裁庭,6个数字调解室,有力提升调解仲裁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有效防范化解劳动关系风险,逐步形成便民、高效、精准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数智”治理模式。

  (五)坚持能力建设,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1.加强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一是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专项调研和监察执法行动。定期组织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整治、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和劳动保护等监察执法行动,依法查处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联合市邮政管理局探索建立快递行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推动顺丰、中通等快递行业头部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站点,强化普法宣传和劳动争议调处工作。全市共处理涉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案件41件。二是在全省率先建立涉台劳动争议处理服务机制。实行人员双向派驻工作模式,规范开展涉台劳动争议处理服务相关工作。指导晋江市在泉州市台资企业协会晋江联谊会设立台胞台企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全省首个在协会设立的调委会。三是畅通维权渠道。推广“扫码投诉”、96333欠薪投诉专线等维权渠道,及时受理处置国家、省、市三级平台欠薪问题线索,按时办结率为100%。在全市范围落实“一点投诉举报、全网联动处理”异地投诉举报机制,方便劳动者随时就近维权。

  2.打造人社领域社会治理品牌。一是落实根治欠薪“两有两发”闭环机制。推行大数据监管模式,推动工资支付全链条线上监测管理,形成“有平台”“有钱发”“发到人”“发到位”的工作闭环,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今年以来,实时监测全市800多个在建工程项目,惠及农民工26.1万人。二是构建“五横五纵”立体运转的“泉调解”五级联调工作机制。联合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市企联制定《“泉调解”劳动人事争议五级联调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横向联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企业调解等五元社会化调解,纵向形成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五级联动的区域调解网格,全力提升劳动争议预防预警的广度、协商调解的温度、案件办理的准度。市县两级均设立调解中心,乡镇(街道)调委会实现全覆盖。全市共处理案件1.69万件,调解成功率达76.24%。

  3.全方位开展普法宣传工作。一是开设公众号政策宣传主题。对政策归集、分类、分批宣传和解读,设立“开工稳 开门红 ”企业招工政策主题、“栉风沐雨 与您同行《工伤保险条例》”主题、“就业指导微课堂”就业政策主题、“一技在手 就业不愁”“一技在手、一生无忧 ”职业技能政策主题、“灵活有托底”灵活就业人员政策主题、“换三代社保卡 享便利服务”社保卡政策主题、“电子社保卡功能漫画”主题、《社会保险经办条例》问答主题等8个专项政策主题和“营商环境 优无止境”惠企案例宣传主题。共推送政策和解读篇目超100篇,群众阅读点击量达十余万人次。我局连续三年被人社部办公厅评为新闻宣传做得好的单位。二是开展入企、入校园政策宣讲活动。针对特定地区和人群做针对性政策宣讲解读。3月20日走进泉州师范学院,开展求职与就业权益维护宣讲活动;6月6日走进泉州技师学院,为2021级毕业生开展“毕业生初入职场劳动权益维护解读”专题讲座;8月21日,举办博士后七条措施和博士后揭榜领题政策宣讲活动;8月29日举办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专题讲座,针对人社领域涉及安全生产部门开展政策宣讲活动;11月15日“全市政策面对面 服务零距离”“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正式启动,通过“政策普及+答疑解惑+现场办理+互动体验”的形式,为广大市民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社保宣传服务新体验。三是积极推广人策匹配机器人。企业群众政策匹配热度不断上升。2024年全年(截至12月17日),泉州地区意向群众4605人,意向企业1412家,意向群体总量超营商环境指标任务数1002.83%。累计匹配群众人次(次):46287,意向群众总数(人):12677;意向企业总数(家):3240。全市更新上线政策47项,全市政策总数313项,四季度(截至12月17日)市本级人策匹配机器人上线政策12条。四是开展政策宣传专项行动。走进社区、面向群众“面对面”宣传解读政策。7月18日到石狮市开展《工伤保险条例》颁布实施20周年和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制度宣传;8月1日至2日到德化开展《工伤保险条例》颁布实施20周年纪念宣传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精准扩面专项行动;8月26日到鲤城区府文庙广场开展政务“赶大集”服务“零距离”主题宣传活动;11月29日,在丰泽区真武庙广场参加全市举办的2024年“宪法宣传周”法治宣传活动。

  二、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思路

  (一)持续推进人社领域营商环境工作落实。在全市人社系统开展优化提升“法治人社”营商环境工作,提高全市人社系统依法行政水平。继续深入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紧盯重点领域、紧盯疑难复杂案件、压实属地监管责任、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不发生因欠薪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和极端性事件。配合各地推进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强化全市“数字仲裁庭”建设和应用,用好用活“泉调解”五级联调工作机制。切实兜牢民生底线、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二)持续完善法治工作落实。一是进一步推进制度落实。加大出台规范性文件调研的力度,探索多种形式方式、广泛征求意见。二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工作。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制度,完善行政执法案卷管理和评查制度,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扩大法律法规及执法业务培训深度和频次,提高人社执法队伍素质和执法用法水平。

  (三)持续加强法治宣传力度。聚力人社政策宣传机制完善,探索多种形式、拓展多方渠道,多管齐下提升人社政策覆盖面、知晓度和满意度。将普法工作经费纳入局年度预算,确保普法工作顺利开展。严格落实《泉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确保普法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逐步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全市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